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变革
关键词: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合约;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律师
本期关键词:人工智能法;类案检索;同案同判;实质公平;强制执行力
本文约1080字,大概需要阅读3分钟。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律制度也随之改变,对于公平正义的衡量和实践方式也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变革。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的应用,代码规则的设置,科技创新的突破,将重新诠释公平与正义。
一通过大数据实现实质公平的设想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了类案检索的工具,法院把判决书在网上公开,提供了丰富的类案参考素材。
2020年7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类案检索:
(一)拟提交专业(主审)法官会议或者审判委员会讨论的;
(二)缺乏明确裁判规则或者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的;
(三)院长、庭长根据审判监督管理权限要求进行类案检索的;
(四)其他需要进行类案检索的。
2020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工作机制的意见》,对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工作、完善类案和新类型案件强制检索报告工作机制等作出了指导性意见。
由此可见,法律制度也在逐渐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式,希望能实现“同案同判”的公平公正原则,朝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目标前进。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主体个性化要素,并且把这些因素都纳入判决、量刑等法律考量,结果会怎样。例如在案件判决的时候充分考虑主体的年龄、性别、工作、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家庭背景情况、犯罪历史、诚信档案、过往类似行为的数据统计等,然后再结合类案的裁判结果,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计算出判决结果、量刑、法律适用等。想象一下,以后法院采用机器人协助法官判案,为法官提供更多参考资料,这样就可以有助于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出错机会。
二代码的强制执行力
传统上,法律通过对人们内心或者行为的影响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就是人们基于对法律的信仰或对法律权威的惧怕而遵守法律。当人们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的边界,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便会矫正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而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各种软件和机器,从另一个层面看,人们的行为将受制于代码所设置的规则,例如智能合约的使用。从这一意义来看,代码即法律。代码的强制力从一开始设置便体现出来,人们只能遵循它设置好的规则来,几乎无法任意违反规则。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是从另一个维度构建了法律的秩序价值。
人工智能所拓展的效益价值是具有开创性的,无法通过简单增加劳动力的方式替代。人工智能提升了法律的效益价值,也降低了司法运行的成本,提升了司法的效率,带来了法律制度的改革。
陆续更新,敬请期待
如认为本文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闪涛律师团队。
闪涛律师
WeChat:davy_shan
Email:davy_shan@vip.163.com
闪涛律师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律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专注于涉外法律服务、“一带一路”与海外投资、公司法务、并购、解散、破产、清算、金融、证券、私募、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合约、大数据等领域
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涉外法律事务领军人才库人选
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跨境律师人才库首批成员
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一带一路”项目沙特阿拉伯国别协调人、埃塞俄比亚国别协调人
本文作者:区德嫦律师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闪涛律师团队 专职律师
香港中文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涉外法律服务、“一带一路”与海外投资、劳动纠纷、民商事纠纷、股权架构设计等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
词: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合约;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律